摘要: 本文主要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标准和技术参数,包括蓝牙技术、HiperLAN技术和IEEE 802.11标准等。文章详细阐述了这些技术的特点、参数和应用场景。此外,文章还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主要硬件设备,如无线网卡、无线接入点、天线、无线网桥、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网关等。重点介绍了无线接入点的功能、安装与配置方法,包括Cisco Aironet 1100的配置步骤。最后,文章简要概述了无线接入点采用的协议,以及将其连接到网络的方法,并给出了配置信息的相关参数。...
标签: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
13 篇文章摘要: 本文介绍了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配置。路由器通过路由选择算法确定最佳路径,根据目的IP地址查询路由表并转发数据分组。路由器接口用于连接网络设备,其配置包括基本配置和POS接口配置。路由器的配置方式包括Console端口、Telnet、TFTP等。常用命令包括配置主机名、超级用户口令、系统时钟等。此外,文章还介绍了静态路由配置、动态路由协议配置、DHCP配置和IP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。IP访问控制列表用于过滤网络流量,可分为标准ACL和扩展ACL。...
摘要: 本文介绍了局域网交换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,包括其基于MAC地址识别进行数据帧的转发功能。交换机作为连接多台数据终端设备的网络汇聚中心,构成星状结构网络。其主要功能包括建立和维护交换表,建立虚连接并转发或过滤数据帧。文章详细解释了交换机的三种主要交换模式:快速转发交换模式、碎片丢弃交换模式和存储转发交换模式,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。此外,文章还介绍了虚拟局域网技术(VLAN)的配置和删除方法,以及VLAN Trunk的配置过程。...
摘要: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结构化、高灵活性的信息传输通道,用于建筑物内或之间的语音和数据通信设备的连接。该系统包含网络拓扑结构,包括星型、环型、总线型和网状结构。其标准遵循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。子系统包括建筑群、管理、干线、水平和工作区子系统。综合布线系统采用CSMA/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,其中继器、网桥、交换机和集线器等设备起关键作用。水平子系统使用5类或6类双绞线,对于高速需求可采用光纤到桌面方案。信息插座和适配器的工作也至关重要。...
摘要: 本文介绍了路由算法的分类,包括静态路由选择算法和动态路由选择算法。静态路由选择算法需要手动修改路由表以适应网络变化,适用于网络结构稳定、变化较少的场景;动态路由选择算法能够自动适应网络变化,定期更新路由信息,适用于网络结构复杂、变化频繁的场景。文章还介绍了路由器的度量标准,包括跳数、带宽、延时、负载、可靠性和代价等。此外,文章还介绍了无类域间路由协议(CIDR)、路由信息协议(RIP)、最短路径优先协议(OSPF)和外部网关协议(BGP)等路由协议的定义、特点和原理。自治系统(AS)内部的网关协议包括RIP、OSPF和ISIS,而AS之间的路由则通过BGP协议进行。...
摘要总结: 本文介绍了IP地址的分类及子网划分、无类域间路由技术(CIDR)、NAT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IPv6地址的特点。IP地址分类包括A、B、C类地址的标准分类及其主机地址范围、可分配的网络数和网络内可分配的最大主机数等。特殊地址形式包括受限广播地址、直接广播地址、“这个网络上的特定主机”地址和回送地址。子网掩码用于区分IP地址中的网络号和主机号。CIDR不按标准地址分类规则分配IP地址,而是使用可变大小的块方法进行分配。NAT技术用于解决IP地址短缺问题,将内部网络专用IP地址转换为全局IP地址。IPv6地址为128位,采用每16位划分为一个字段的表示方法,简化表示包括使用双冒号表示连续的0字段和压缩前导0。...
核心层网络结构设计重点在于采用GE/10GE技术标准的高性能交换路由器作为核心设备,并通过冗余链路连接。路由器关键技术指标包括吞吐量、背板能力、延时、丢包率等。高端路由器的可靠性与可用性指标包括MTBF、系统故障恢复时间等。交换机全双工端口总带宽的计算公式为全双工总带宽=端口数×端口速率×2。网络服务器选型需考虑应用需求,如磁盘存储能力、运算处理能力等。在服务器性能中,高可用性是一个关键指标,其计算涉及MTBF和MTBR。另外,RAID技术主要用于提高磁盘存储容量而非容错能力。...
摘要: 宽带城域网主要包括网络平台、业务平台和管理平台,其中网络平台的各层功能包括核心交换层、边缘汇聚层以及用户接入层的主要职责。管理和运营宽带城域网的关键技术包括网络管理、QoS、用户管理以及IP地址分配与地址转换等。构建宽带城域网的基本技术包括光以太网、基于弹性分组环技术的宽带城域网等。网络接入技术方面,介绍了数字用户线(xDSL)技术、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(HFC)技术、光纤接入技术以及无线接入技术的分类与应用。其中,从用户接入角度,宽带接入可分为接入技术与接入方式两种类型;从技术实现角度,xDSL技术包括ADSL等,光纤接入技术包括APON和EPON等,无线接入则涉及IEEE 802.11与IEEE 802.16等标准。不同的接入技术和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,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。...
网络接入技术分类包括数字用户线(xDSL)接入、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(HFC)接入、光纤接入、宽带无线接入等。其中,xDSL利用电话网络实现网络接入,提供电话和网络服务;HFC利用有线电视网络;光纤接入提供大带宽;宽带无线接入包括WLAN、WMAN、Ad hoc等标准。网络接入技术常涉及带宽、速率、覆盖范围等参数,并需考虑安全性、可靠性、成本效益等因素。 路由器是核心网络设备,负责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。路由器支持多种配置方式,包括本地配置、Telnet远程登录、Web配置等。路由器工作模式包括用户模式、特权模式、全局配置模式等。 交换机是局域网中的关键设备,负责数据包的转发和汇聚。交换机支持VLAN划分,允许多个逻辑网络共存。VLAN技术基于端口号、MAC地址或第三层地址进行划分,有助于提升网络性能和安全性。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关键设备,用于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威胁。防火墙配置涉及安全级别设置、访问控制列表(ACL)等。入侵检测系统(IDS)和防病毒软件用于检测并阻挡网络威胁和病毒。 综合布线是构建网络基础设施的关键步骤,涉及传输介质、插座、干线线缆铺设等。建筑群子系统布线方式包括架空、巷道、直埋和管道。以太网物理层标准命名涉及传输速率、网段长度和传输方式。 网络服务器负责提供网络服务,如DHCP、DNS、FTP、E-mail等。服务器配置涉及服务类型、IP地址、端口号等参数。 数据备份采用完全备份、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等方法,用于保护数据和恢复丢失的数据。 网络安全措施包括防火墙配置、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、防病毒软件的配置等,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...
摘要: 本文介绍了IPv6地址的三种表示方法,包括冒号十六进制法、前导零压缩法和双冒号法。IPv6地址长度为128位,分为八组,每组由四个十六进制数表示。此外,本文还涉及IPv4地址聚合的知识点,通过具体例子解释了如何将三个IP地址块进行聚合,得到聚合后的地址块为192.67.159.192/26。聚合过程中,需要确认地址块中左侧完全相同的部分,将其标记为网络号,并将不同部分标记为主机号并全部置0。...